close

內容來自hexun房貸信貸整合信貸銀行不察配偶怎麼貸款比較會過件新聞

藥價高企背後

文/陳興傑香港藥價便宜成為最近財經新聞的熱點,尤其對買藥難、藥價貴的內地民眾而言,羨慕之餘不免憤怒。為何香港藥價便宜,內地藥價那麼貴?我問香港朋友,他說媒體做新聞,就愛吸引眼球。差價以數萬計的多是治療癌癥的特效藥,內地進口有繁瑣的審批手續。香港是自由港,藥品進口自由得多,豁免於專利法案的印度藥品大量進口,價格就低。一般的情況是,越貴的藥品,差價就越大,普信貸借貸風險通藥品即便價格稍便宜,也未見到令人咋舌的地步。這種說法符合我的判斷。藥價低源於供應充足;藥價高,則供不應求,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可惜國內媒體大多忘瞭這樣的常識,去“成本”上尋找病灶。最流行的說法,香港醫藥流通沒有中間環節的層層加碼,銷售鏈簡單;內地藥品從廠商到患者要經過代理商、醫藥公司、分公司等層層“盤剝”,再加上給醫院的行賄、回扣,藥價就增高。這種思路首先是將結果當成原因。藥價高源於醫院“靠藥養醫”,將藥品作為主要收入來源。醫院這麼做,是對醫療服務價格管制的變通,以此維持醫院運營。賄賂和回扣則是醫藥公司對藥品加價限制的變通,醫院也歡迎這樣的做法。我國醫療服務是高度管制的行業,典型表現是公立醫院處於壟斷地位。和完全吃財政飯的事業單位不同,公立醫院大多自負盈虧。受到重重的管制,加上人浮於事的國企弊病,醫院想不虧損都難。各大公立醫院(包括私立醫院)都在爭奪高水平醫生,因此,留住好醫生並維持醫院盈利變成公立醫院的當務之急。“靠藥養醫”是最通行的做法。目前我國處方藥占終端市場80%以上,絕大多數由公立醫院控制。因為醫院診療服務的收費受嚴格管制,醫生傾向於用“高價藥”獲得補償。據統計,三級醫院藥品收益占醫院資金來源的50%,二級醫院超過60%,衛生院、社區服務機構這一比例甚至高達70%以上。隨著“高價藥”曝光,醫生就會轉向“亂開藥”,或者兩者並行。民眾用藥的需求如此強烈,這些需求訴諸公立醫院,就成瞭隱性加價的空間。社科院專傢朱恒鵬曾算過一筆賬,市場上的蘆筍片采購價若為15元,醫院最高加價2.25元;若把采購價提高到185元,合法加價可達28元。醫院再以返利回扣形式拿回150元,實際收益可達170多元。醫院壟斷用藥渠道,藥品廠商就要花大氣力討好醫院。這些任務落在瞭層層中間商身上:他們向醫院推銷藥品,建立供應渠道,甚至跑關系和賄賂。這是銷售環節的分工,並不能真正提高藥價。2007年,發改委曾試行藥品直銷,遭到藥商群起反對。可以想見,如果將醫院和藥商環節改為直銷,中間網絡取消,藥品進入醫院將更加困難。醫院對醫生收回扣姑息默認,直接原因是它化解瞭醫生薪資管制。好醫生受到追捧,治病開藥的機會多,收回扣的機會也多。這是突破瞭大鍋飯分配的“績效激勵”,有利於留住人才,院方通常不會深究。今年7月,漳州市紀委查處醫生腐敗案件,該市73傢醫院涉案,涉及全市1088名醫務人員和133名行政管理人員,主要案情都是吃回扣。作傢連嶽評論道:“多查幾次,堅持查幾年,漳州的醫院就不會有醫生瞭。”瞭解中國醫藥(600056,股吧)現狀後再看香港藥價,就會明白決定藥價的真正因素。香港藥價幾乎無關稅,藥品進口管制較少,私人藥店售賣特效藥較多,這些都是值得內地學習的。香港也存在公立醫院過多、效率低下、排隊等醫的“歐洲病”,這是值得警惕的。中國的醫療事業應該沿著放開管制、破除公立醫院壟斷、深化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前進。在這次香港內地藥價大討論中,我看到有人提議仿效香港,由政府藥管局統一采購分配。這真是令人不寒而栗的建議。在醫藥領域搞“集體公社”,將會制造更大的麻煩。是相信官員,還是相信商人,答案還不明確?嗎?(作者為資深財經媒體人)

新聞來源http://news.hexun.com/2013-09-09/157861903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志平好物分享 的頭像
    志平好物分享

    志平好物分享 的部落格

    志平好物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